一、学校概况
西安工业大学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高校,是国家兵工七子成员之一,是我国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硕博培养层次完整的院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是B8协同创新联盟(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发起者之一。
学校学科体系完整,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学科入选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学科上榜软科(2024年)中国最好学科,7个学科列入省级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前5)。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5个,1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28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
学校设有19个学院、研究院,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新时代,学校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起并成立了陕西高校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联盟,筹建了西安市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成立了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研究院等一系列国防研究平台,国防科工局西北核安全中心落户我校,军委科技委快响中心在学校设立分中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双聘院士1人,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28人,126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人才项目等各类高级别人才项目。学校人才培养基础坚实,建有169门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拥有36个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3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2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5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平台。近年来,学校教师获得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得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学成果奖5项。
学校科技创新发展强劲,一大批成果应用在国防装备的关键领域。拥有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网络与检测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光学先进制造与光电检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安工业大学兵器小镇科普中心等4个国家重点科研平台,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研究基地37个。近年来,学校承担军委科技委、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工局、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各军种、各战区、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刊发在Nature子刊和Science子刊,学校教师荣获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00余项国防及各类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奖,学校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先进单位。
学校期待各类英才汇聚校园,践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弘扬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型大学一起谱写绚丽乐章。
二、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担当立德树人责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2.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或正高级职称。
3.年龄要求:自然科学类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3周岁(1992年1月1日后出生),有博士后经历者不超过35周岁(1990年1月1日后出生);人文社科艺术类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90年1月1日后出生),有博士后经历者不超过37周岁(1988年1月1日后出生);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书法学院引进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7周岁(1988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正高职称不超过45周岁(1980年1月1日后出生)。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获得者、国家级重大项目或国防军工重大项目主持者可适当放宽。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无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情形。
三、招聘类型及薪酬待遇
1.政府支持:
西安硕博人才奖:进入西安市高层次研究生就业储备池登记的应届硕博研究生,在西安实现就业或创业的,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补助。
人才安居保障:应届博士可优先申请入住90m2的市级高端人才公寓,3年内租金按照同地段、同类型商品住房市场价格50%确定。
2.学校待遇:
专任教师 |
年薪制,聘期考核优秀者转为事业编 |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租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 |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
子女享受附中、附小就读资格 |
事业编制,根据聘任岗位进行岗位考核 |
根据所聘岗位,执行国家工资标准 |
|||
岗位制,聘期考核优秀者转为事业编 |
根据所聘岗位,执行国家工资标准 |
四、招聘学科方向及用人部门联系方式
用人部门 |
专业领域(学科名称及研究方向) |
用人单位联系方式 及简历投递邮箱 |
光电工程学院 |
一级学科:光学工程、物理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 |
栗老师:13161006865 |
机电工程学院 |
一级学科:自动化、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唐老师:029-86173306 |
材料与化工学院 |
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凝聚态物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测控技术、精密加工、智能制造、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 |
金老师:029-86173324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马老师:029-86173353 |
经济管理学院 |
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
冯老师:029-86173218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一级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军事指挥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秦老师:029-86173281 |
建筑工程学院 |
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地理学 |
曾老师:029-86173264 |
文学院 |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李老师:13572501976 |
基础学院 |
一级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物理学、体育学、教育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设计学院 |
一级学科: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设计学、力学、农业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哲学 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业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固体力学、农业机械化工程、飞行器设计 研究方向:复杂产品研究、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媒体、人因设计、产品结构动力学、农机自动化、飞行器工业设计动力学 |
王老师:15809204005 |
中国书法学院 |
一级学科:美术与书法、教育学、艺术学理论、文献学、哲学、文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 |
郑老师:1533919625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 |
杨老师:029-86173063 |
兵器科学与技术 学院 |
一级学科:材料学科、微电子材料、材料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感应、微电子技术、信号处理、天线与微波、信息与通讯工程、光电信息处理、机械电子工程、超精密加工、兵器学科、智能兵器、火炸药、光学工程、激光技术与应用、光电信息工程、光电仪器测试、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与机器人、信息与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 |
宋老师:029-86173178 |
新生院 |
一级学科: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
郭老师:029-86173566 |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
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力学、冶金工程、数学、储能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
刘老师:13488118606 |
人工智能与数据 科学研究院 |
一级学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数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
雷老师:029-86173579 |
核科学与技术 研究院 |
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
赵老师:15829333029 |
交叉创新研究院 |
一级学科: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物理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力学 |
李老师:18821724858 |
附属中学 |
一级学科:数学、中国语言文学 |
孙老师:15929917196 |
五、招聘人数
70人
六、应聘方式
投递简历至各学院(研究院)联系人邮箱。
七、招聘程序
1.网上报名
应聘人员将个人相关支撑材料以压缩文件形式发送至各学院(研究院)联系人邮箱,文件命名统一为姓名-最高学历-毕业院校。
2.资格初审
学院根据工作要求,对应聘人员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并以电话形式通知初审通过者,未通过者不予通知。
3.业务考核
业务考核采取答辩、试讲、面谈交流三种方式进行。
业务考核的内容根据招聘岗位专业要求确定,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岗位能力、理论素养、教学技能、教态教风、语言表达以及与岗位相适应的科研学术水平、业务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业务考核要求本人到场,如有极个别特殊情况,可采取电话、视频等其他方式进行交流沟通。考核结束后,考核成绩按分值高低进行排序,出现放弃者可在合格人员中依次进行补录,考核结果以电话或邮件方式告知。
4.体检与考察
拟录用人员根据通知时间,统一前往学校指定的三级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同时,学校对拟聘人员进行思想政治、现实表现等方面进行考察。
5.心理测试
体检与考察合格人员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心理测试。体检、考察或心理测试环节不合格者,不予录用。
6.公示
学校根据体检、考察和心理测试结果确定最终录用人员,在学校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7.签约录用
公示结束后,录用人员与学校签订聘用协议,办理后续入职相关手续。
录用人员应按照学校通知的时间及时办理报到手续,未按期办理报到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取消录用资格。
八、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1601号
学校网页:https://www.xatu.edu.cn
邮箱:xagdrencai@xatu.edu.cn
联系人:西安工业大学人事处(党委人才办)
黄老师(负责专任教师招聘),029-86173384